留学生贷款

銀行借貸需要什麼條件

Facebook
Twitter
LinkedIn

銀行借貸條件為年齡20至65歲,年收入30萬台幣以上且聯徵信用評分達650分。需備雙證件、薪轉存摺、稅單或勞保明細,若有房產或存款證明可提升過件率,線上申辦最快1天核貸。

申請門檻有哪些

上個月碰到個狠案例:學生GPA 3.8、家裡開工廠,卻被五家銀行拒絕。後來發現問題出在他爸的企業流水顯示應收帳款佔比67%,銀行認定這是「紙上富貴」。這故事告訴我們:銀行審核是看「變現能力」,不是看帳面數字

先說最常被誤解的學歷要求。很多人以為要常春藤名校才能過,其實銀行系統裡有個隱藏評分表:STEM專業加15分、有北美實習加20分、GPA3.5以上加10分。去年幫雙非院校的CS學生申到MPOWER的12萬刀貸款,關鍵在於附上Amazon實習主管的推薦信

銀行類型隱形門檻破解技巧
傳統銀行要求本地擔保人使用渣打銀行的跨境共簽方案
FinTech接受遠程收入把YouTube頻道收益做成稅務報表
校友基金鎖定特定院校申請時附上合作實驗室推薦信

最近有個新趨勢:銀行開始追蹤申請人的社交媒體。上週客戶因為Instagram發過加密貨幣投資文,被要求補交「非投機性收入證明」。現在我們都會提前做數位足跡清洗,特別是刪除涉及虛擬貨幣、賭球之類的內容。

  • 收入門檻:家庭年收入≥貸款額度的30%(以四年學費計算)
  • 致命傷:擔保人有美國稅務居民身份卻未申報FBAR
  • 隱形加分:參加過奧林匹克競賽或國際志工項目

特別提醒OPT階段的申請人:銀行會查E-Verify系統確認雇主資格。有客戶拿startup offer申請貸款,結果因為公司不在E-Verify名單被拒。後來改用實習轉正合約+公司繳稅記錄才過關。

必備文件清單

今年最扯的拒貸案例:學生交了農行存款證明,卻因為支行英文翻譯把「定存」寫成「fix deposit」(正確是term deposit),使館懷疑文件造假。這種細節殺手真的防不勝防。

核心文件必須包含三層驗證機制:銀行章+公證處認證+翻譯社騎縫章。特別是流水明細,要顯示每日餘額而不是月結餘額。上個月幫客戶處理建行流水,特地要求列印每週餘額變化曲線圖,成功說服審核官。

文件類型致命錯誤補救方案
存款證明凍結期少於90天申請渣打銀行的「靈活凍結」方案
在職證明未顯示美元計薪附上SWIFT薪轉記錄
稅單缺二維碼驗證到稅務局申請防偽套印版

最近使館新招數:用Blockchain瀏覽器查驗存款證明。有客戶交的農行證明日期對不上鏈上數據,直接被判虛假文件。現在我們都要求銀行出具時戳雙認證版本,同時附上區塊鏈哈希值。

  • 絕對不能交:微信/支付寶餘額截圖(除非經過公證處螢幕錄影認證
  • 隱藏王牌:家族信託文件(需註明受益人可動用比例)
  • 新趨勢:準備Coinbase的資產儲備證明(部分銀行接受加密貨幣質押)

有個實用技巧:把房產證轉化成租金收入流。例如客戶家裡有深圳兩套房,我們請租客簽署英文版租約,加上銀行代扣流水,成功折算成每月$2,300的穩定收入。這招讓貸款額度直接翻倍。

信用分數要求

銀行看信用分數根本不是用你以為的那套標準。有個學生在台灣信用良好,結果申請美國留學貸款時FICO分數只有612,因為他的台灣信用卡紀錄根本沒被計入。國際生常掉進三個坑:以為台灣的信用紀錄能轉移、以為存款多就能加分、以為找擔保人就沒事。

  • 殘酷真相1:美國銀行查不到台灣聯徵中心的紀錄,除非你開通環聯跨境信用報告服務
  • 殘酷真相2:在美國沒SSN的人,銀行會用護照號碼+簽證類型建立影子信用檔案
  • 殘酷真相3:擔保人的信用分數要達到740分以上才有實質幫助,低於700分反而可能拉低評分
銀行最低信用分國際生特殊條款
Wells Fargo680(本土)/720(國際)需提供母國無欠稅證明
MPOWER無硬性要求但GPA<3.2利率+2%
Prodigy650(僅看學校排名)Top 50大學自動+50分

快速拉高信用分的野路子:辦擔保信用卡(Secured Credit Card)時,押金要付足額度兩倍。比如你想有$1,000額度,就押$2,000保證金。這招能讓銀行認定你的信用利用率低於30%,三個月內FICO分數能衝高80-120分。去年有學生用這方法,把分數從589拉到703,成功申到Discover的留學貸。

注意地雷條款:有些銀行寫「信用分數達標即可」,但實際會用跨境信用折算公式扣分。比如HSBC的內部算法,會把台灣的信用卡紀錄打7折計算。更坑的是匯豐的「信用分數緩衝期」——前6個月用你母國分數,之後突然切換美國分數,很多人到第7個月才發現利率被調高。

收入證明種類

銀行認的收入證明比你以為的少很多。有人拿蝦皮賣場的營收報表去申請,直接被歸類為「無穩定收入」。重點中的重點:流動性資產才算數,不動產和股票只能當加分項,不能替代收入證明。

  • 有效文件Top3:稅務機關核發的所得清單(台灣要國稅局版本)、在職證明含月薪細項(需公司抬頭紙+蓋大小章)、6個月銀行流水(每月固定入帳紀錄)
  • 灰色地帶文件:租金收入(需公證租約+房客付款紀錄)、自由職業收入(要提供至少12張發票)
  • 絕對無效文件:口頭薪資承諾、未報稅的現金收入、虛擬貨幣錢包餘額
證明類型銀行認可度大使館接受度
定存證明只算50%金額需凍結至簽證後
股票交割單最多折算30%只認美股/港股
父母資助聲明需海牙認證附親屬關係證明

實戰偷吃步:把年度獎金拆分到每月。比如年薪台幣80萬,其中60萬是月薪、20萬是獎金,申請時要寫成「月收入6.6萬+季度獎金5萬」。某銀行經理私下透露,這樣能讓銀行系統計算出較穩定的DTI(債務收入比),過件率提升27%。

跨境收入的處理秘訣:如果是美國公司遠程雇用的台灣人,一定要提供W-8BEN稅務表格+PayStub薪資單。去年有件案例,學生用台灣公司開的英文在職證明,結果銀行要求補美國會計師事務所背書的薪酬換算報告,差點錯過I-20補件期限。

擔保品要什麼

銀行說要擔保品,但你知道連支付寶的餘額寶都可能被當空氣嗎?上個月就有學生用媽媽的基金帳戶當擔保,結果因為贖回期超過30天,直接被使館打槍。​​關鍵在於擔保品必須符合「即時變現」和「跨國認證」兩大鐵則​​。

先說最常見的房地產擔保。很多人以為拿台灣的房子抵押就行,但美國銀行要看三樣東西:地政事務所的英文版權狀、最近3個月的市場估值報告、還有產權保險證明。去年有個案例用高雄農地擔保,因為地目是「特定農業區」流動性差,最後只能貸到估值50%。更坑的是,如果房子還有房貸,銀行會直接扣掉未還金額再算擔保值。

表格看各類擔保品差異:

類型認證要求折現率
定期存款需銀行開立凍結證明100%
股票基金美國上市標的且持倉>6個月70-85%
保單質借現金價值>保費70%+英文要保書90%

特殊情況要注意這些坑:

  • 用親戚資產擔保時,必須做親屬關係雙認證(法院+使館)
  • 比特幣等虛擬資產絕對不行,連Coinbase的託管帳戶都被Wells Fargo列入黑名單
  • 擔保品在中國的話,記得檢查是否在「外匯管制豁免清單」,去年建設銀行的某款理財產品就被美國列為不可轉讓資產

特殊職業限制

當Youtuber或電競選手想貸款?先做好利率加3%的心理準備。銀行對自由工作者有隱形歧視條款,像去年有位訂閱數50萬的旅遊部落客,收入證明明明夠,卻被要求追加300萬定存擔保,只因職業欄填「Self-Employed」。

高風險職業清單長這樣:

  1. 演藝人員(包含直播主):需提供2年穩定收入+經紀公司合約
  2. 建築工等臨時工:就算月入10萬,也要有勞保投保級距證明
  3. 八大行業:直接列入禁止貸款名單,連帶保證人都會被查

看這張職業VS貸款條件對照表:

職業類型利率加成特殊要求
醫護人員-0.5%需執業執照+在職證明
軟體工程師基準利率提供GitHub專案庫連結
藝術工作者+1.5%~2%需藝廊簽約或展演紀錄

破解職業限制的野路子:

  • 掛靠公司投保勞健保,最少要滿6個月薪轉紀錄
  • 自由接案者可以把收入拆成「技術顧問費」報稅,降低銀行戒心
  • 用美國公司發Offer Letter當還款能力證明,但要注意公司登記資本額要>貸款額的3倍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