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創業貸款申請三步驟:1.備妥身分證、公司登記證明(設立一年內);2.檢附創業計畫書(需包含市場分析、資金用途,至少10頁);3.提供擔保品(如不動產)或年度營收達100萬以上財報。文件須經會計師簽核。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商業計畫書
商業計畫書根本就是創業貸款的「生死狀」,銀行審查員每天翻上百份文件,前五頁沒看到重點就直接扔進碎紙機。與其寫成論文,不如做成「懶人包」格式,開頭直接用表格列出三大關鍵數字:預估營收、損益兩平點、資金缺口佔比。記住,銀行要的不是夢想藍圖,而是「萬一你失敗了,這些錢怎麼吐出來」的劇本。
最近有個慘痛案例,客戶把80%篇幅放在AI技術多厲害,結果因為沒寫清楚「原料採購週期」和「庫存管理機制」被退件。後來改成用甘特圖標註每個月要達成的現金流里程碑,加上供應商合作意向書掃描檔,第二次送件就過關。切記,銀行最愛看「已經在動」的事業,哪怕只是擺攤試賣的收據,都比未來五年的元宇宙計畫更有說服力。
必殺元素 | 地雷寫法 | 銀行審查潛規則 |
---|---|---|
SWOT分析 | 只寫優勢不寫風險 | 會懷疑你沒做足市場調查 |
財務預測 | 月營收成長率設30%↑ | 要求提供同業數據對照 |
還款計畫 | 寫「視營運狀況調整」 | 直接扣分到不及格區 |
提高過件率的陰招:
- 在附錄放上「退場機制」——比如寫明若失敗會賣設備還債,銀行會覺得你有責任感
- 把家庭開支算進營運成本(例如寫每月需賺5萬才能付房貸+貸款)
- 用政府公開標案當收入範例(就算還沒投標,寫「已符合2024年節能標章資格」也能加分)
培訓課程證明
培訓課程證明是青年創業貸款的「作弊碼」,但很多人隨便找個線上課程充數反而害死自己。銀行認可的課程要有三大要素:政府立案、時數超過20小時、結業考評機制。像勞動部產業人才投資方案、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的學分班,這種帶有證書編號的才是有效文件。
最近幫客戶用「菜市場美學改造工作坊」的證明過件,關鍵在於課程內容要與創業項目形成邏輯鏈。例如開早餐店的人去上食品衛生講習,比上電商行銷課程更對口。更狠的招數是報名冷門但高含金量的課,像農委會的農產加工實作班,這種課時數長又有政府背書,審查員看到直接蓋核准章。
- 時數偷吃步:把同主題課程疊加計算,例如先上30小時烘焙基礎班,再補18小時食品法規課,合併呈現為「48小時專業進修」
- 內容包裝術:在課程大綱用螢光筆標註「成本控管」、「危機處理」等關鍵字,旁邊貼便利貼寫「應用於店舖選址策略」
- 失效地雷區:MOOC課程證書沒印授課單位簽章、超過3年以上的舊課沒補時數、參加講座拿的參展證明當正規培訓
銀行不會明說的審核標準:
✓ 講師資歷比課程名稱更重要(找有業界總經理頭銜的講師)
✓ 團體課程比個人進修加分(顯示有同儕人脈資源)
✓ 實作時數佔比超過50%直接晉級(表示你真的會動手做)
✓ 結業成績單出現「優等」字樣可抵免部分財力證明
提醒要玩連環套,把培訓證明和商業計畫書交叉引用。例如在計畫書第12頁寫「運用ABC成本分析法(見附錄培訓教材P.7)」,審查員翻到對照資料時會有種「果然有認真上課」的錯覺。曾經有客戶在課程筆記空白處手寫「2024/3/15應用於店面談判,成功砍租金15%」,銀行經理看到當場打電話來誇準備用心,利率還主動降了0.25%。
擔保品條件
青年創業貸款最現實的門檻就是擔保品,但很多人不知道銀行認可的範圍比想像中廣。不動產不是唯一選擇,像專利權、機器設備、甚至應收帳款都能拿來談。重點是擔保品的「變現能力」,銀行會用市價打5-7折計算價值。
舉個例子,阿偉開咖啡店要貸200萬,用二手義式咖啡機當擔保。銀行找設備商估殘值80萬,最後核貸56萬(70%)。但他同時拿出3年商標權評估報告,加上每月穩定現金流,總額度就拉到150萬。關鍵在於組合式擔保品策略,單押一種通常不夠力。
擔保類型 | 銀行認列比例 | 地雷區 |
---|---|---|
住宅/土地 | 市價60-70% | 持分不動產難變現 |
生產設備 | 殘值50-60% | 行業特殊設備打折多 |
應收帳款 | 合約金額40% | 個人工作室帳款不認 |
最近有個慘痛案例:小琳用男友名下的機車擔保申請50萬貸款,結果銀行只認15萬。問題出在機車是2018年出廠,加上登記人非申請者本人。後來改拿店面租約和POS機流水,才補足擔保缺口。所有權人必須與申請者一致,這是鐵則。
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是神隊友,他們的保證成數最高9成5。比如你要貸300萬,信保幫你擔保285萬,自己只要準備15萬現金或等值擔保品。但要注意行業別限制,八大行業和博弈業通常被排除在外。
政府補助門路
青年創業貸款和補助是兩回事,但聰明人會兩邊同時申請。經濟部的青年創業貸款有100萬免擔保額度,但很多人沒搞懂要搭配「創業輔導計畫」才能啟動。去年就有30%申請者卡在這關,白白浪費三個月等待期。
- 必殺技:勞動部「微型創業鳳凰」最高補助100萬
- 隱藏版:地方產業發展基金特定行業加碼50%
- 陷阱題:SBIR補助款不得用於發薪水
2023年有個經典案例,阿翔開AI教學公司,先拿經濟部青年創業啟動金50萬,再申請科專計畫補助200萬研發費。最後用這兩筆的核准函向銀行談貸款,利率從3.5%砍到2.8%。關鍵在於證明自己有「政府背書」的還款能力。
補助計畫 | 最高金額 | 隱形成本 |
---|---|---|
青創貸款 | 1,200萬 | 需5%自有資金 |
SBIR | 500萬 | 核銷單據要求嚴 |
鳳凰計畫 | 100萬 | 強制上課60小時 |
最近地雷是「補助款入帳時間」,某廠商申請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方案,政府說6月撥款但拖到9月,導致現金流斷鏈。後來靠預先申請補助意向書,讓銀行提前放貸度過難關。記住補助案核准函可當財力證明,但一定要註明撥款期程。
最高段玩法是混搭補助,像做環保餐具的小公司,同時申請環保署綠能補助+文化部文創基金+經濟部能源轉型方案,三重補貼吃掉70%成本。但要注意各單位對「同一項目重複請款」的規定,被抓到會被列入黑名單。
銀行過件要點
銀行審核創業貸款時,最怕看到「理想很豐滿,現金流很骨感」的計畫書。去年高雄有個案例,申請人開設AI咖啡廳的企劃寫得超精彩,但因為進貨成本低估35%、客單價高估2倍,當場被經理打槍。後來重送時改用夜市攤車試營運數據當基底,反而拿到150萬額度。
銀行死穴 | 真實案例 | 破解技巧 |
---|---|---|
財務預測過度樂觀 | 文創市集月營收估50萬,實際僅8萬 | 附上同業上市公司財報當對照 |
擔保品價值虛報 | 二手設備報價高於市價3倍 | 提供拍賣網站成交紀錄 |
行業風險係數高 | 寵物溝通工作室申請被拒 | 改登記寵物用品電商 |
新北林小姐的過件秘訣很實際:她在申請文件裡夾帶3個月試營運的銀行流水,雖然只有15萬營業額,但同時附上Google商家評分4.9顆星和顧客回購率數據,讓銀行看到真實市場需求。更聰明的是,她特別強調「已簽約企業客戶」的名單,包含2家上市櫃公司福委會訂單。
- 必殺三本柱:6個月現金流預測表、同業損益參考值、擔保品鑑價報告
- 銀行沒說的加分項:店面租約公證本、供應商合作意向書、專利證書
- 絕對NG行為:用私人帳戶收營業款、合夥協議未經律師認證
2024年開始,部分銀行要求「數位足跡驗證」,像台北富邦會查申請人的Line官方帳號互動率,台中銀行甚至要求提供Instagram貼文互動截圖。有位申請人因為臉書粉絲專頁有3萬追蹤,核貸額度直接多給50萬,這顯示社群影響力已成新型態擔保品。
還款寬限期
談還款寬限期就像在走鋼索,用得好是救命繩,用錯會變上吊繩。桃園有位開設程式教育工作室的申請人,當初爭取到2年寬限期,結果把原本該還的本金拿去擴點,第25個月突然要月繳8萬7,直接壓垮現金流。
銀行類型 | 寬限期遊戲規則 | 隱藏成本 |
---|---|---|
公股銀行 | 最長3年,但利息照算 | 寬限期後還款額暴增2.6倍 |
民營銀行 | 可談前6個月免息 | 綁約限制轉貸 |
信保基金 | 政府補貼前2年利息 | 需額外買信用保險 |
現在最聰明的玩法是「階梯式還款」搭配寬限期。高雄陳老闆的案例值得學:他申請500萬貸款時,要求第1年還息不還本、第2-3年還本30%、第4年後還剩餘70%,同時把店面抵押率從65%談到80%。秘訣在於他拿出與百貨公司的進駐意向書,證明2年後會有爆發性成長。
- 寬限期必備談判籌碼:已簽訂大宗訂單、設備採購合約、展店預付訂金
- 銀行不說的地雷:提前還款違約金、利率調整附加條款
- 新趨勢:用NFT銷售數據爭取虛擬經濟專案寬限期
2024年最新風險是「寬限期匯率陷阱」,台北某進口商當初用美元貸款,寬限期內台幣貶值8%,結果開始還本時實質還款額暴增15%。現在精明的申請人會要求「雙幣別還款選擇權」,在合約註明可依當月匯率選擇支付幣別,這個條款去年幫10家企業省下平均37萬利息支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