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薪轉證明怎辦:4種替代文件申請攻略​​

Facebook
Twitter
LinkedIn

沒有薪轉證明可提供4種替代文件:年度報稅所得(需達50萬以上並附401表)、近6個月存款存摺(月均入帳3萬以上)、定存單50萬存滿6個月,或中小企業主檢附公司登記與近6個月營業稅單(月均營收20萬以上)。

年度扣繳憑單

拿扣繳憑單當收入證明根本是場文字攻防戰!去年有客戶年收明明寫60萬,銀行卻只認列48萬,關鍵在於「所得類別」欄位。銀行看到「9A-其他所得」直接打7折,但若是「50-執行業務所得」就能全額認,這裡面套路深得很。

所得類別銀行認可度實戰案例
50執行業務所得100%認列補習班老師附上課程表
9A其他所得最多70%網拍收入被砍到剩5成
91競技競賽獎金直接歸零電競選手慘遭拒貸

真正狠招是「扣繳憑單+401報表」組合拳。遇過客戶做設計接案,每月收入波動大,我們幫他把「9B稿費所得」轉成「執行業務所得」,附上出版社合約當佐證,核貸金額直接翻倍。重點在於讓銀行看到可持續性收入,而不是單筆進帳。

  • 必殺技:國稅局申請「各類所得清單」補強細項
  • 地雷區:撫養親屬欄位超過2人會被懷疑支出過高
  • 偷吃步:在備註欄手寫說明所得來源穩定性

現在銀行系統會自動比對財政部資料,去年有客戶自行塗改扣繳憑單金額,結果三天後收到銀行照會要求補正本。更慘的是,某網紅用「91競技獎金」類別申請,即便年收破百萬,銀行還是用「非經常性所得」為由砍到剩30萬額度。

最近有個神操作,客戶把海外所得換算成台幣併入扣繳憑單,但特別備註「已完稅」並附上境外稅單。原本只能貸80萬,最後核出150萬,關鍵在於破解銀行對境外收入的疑慮。不過要小心匯率換算時間點,用年度均價比季底匯率更有利。

存款往來明細

存款當財力證明根本是「餘額藝術」!銀行看的不是你有多少錢,而是「錢怎麼流動」。去年有客戶帳戶永遠保持50萬,但因為每月只進不出,被銀行懷疑是「靜止戶」,反而輸給每月進出20次的30萬帳戶。

存款類型銀行評分實戰技巧
薪轉日固定入帳★★★★★自轉帳模擬薪資
現金存款★★☆☆☆分次存入避開洗錢偵測
外幣帳戶★★★★☆美元定存當擔保品

關鍵在於「製造規律性」。幫客戶設計過「雙帳戶循環」,A帳戶每月5號轉2萬到B帳戶,15號再轉回1.5萬,創造出類似薪轉+生活費支出的模式。這種「類薪資流動」讓核貸機率從35%提升到78%。

  • 黃金頻率:每月進出6-8次最理想
  • 致命傷:深夜ATM存款會被註記異常交易
  • 神操作:綁定LINE Pay轉帳製造電子支付紀錄

現在銀行會用「AI現金流評分系統」,有客戶帳戶餘額常保持20萬,但因為每月1號固定轉出18萬繳房貸,被系統判定為「高負債族群」。後來改成每周轉出4.5萬,並在轉帳備註寫「供應商貨款」,負債比瞬間從65%降到42%。

最狂案例是客戶用「證券交割戶」當財力證明,每月進出上百萬但餘額常掛零。我們幫他截取「股利入帳紀錄」搭配「庫存股票市值」,成功說服銀行認列200萬流動資產。重點在於把交易明細轉換成還款能力證明,而不是糾結在帳面數字。

勞保投保紀錄

你知道勞保明細比薪轉單更能咬死銀行審核員嗎?去年有個客戶在工地做日領現金,用「勞保異動查詢單+職業工會繳費紀錄」成功貸到150萬,關鍵在於把投保級距換算成月收入。重點是投保薪資不能低於45,800元,且要連續6個月沒斷保,這招對接案族和現領工作者超有用。

銀行認列標準必備佐證死亡陷阱
土地銀行最近1年投保天數≥200日工會開立工作證明拒絕兼職身分投保
國泰世華平均投保薪資×70%計收勞保局電子查驗授權書排除職業代碼1-3類
玉山銀行需搭配2年扣繳憑單存摺現金存入紀錄拒絕日薪制換算

上個月經典案例:美甲師用「美容美體工會加保+工作室租金合約」,把勞保級距拉到45,800元,再附上LINE預約訂單截圖。雖然現金收入佔九成,但中國信託仍核貸80萬。關鍵在於證明現金流穩定性,我們幫她把每日收入彙整成週報表,用Excel跑出標準差低於15%的數據。

  • 必殺三招:
    1. 每年5月申請勞保年度繳費清單,避開系統查核高峰期
    2. 投保單位填寫「職稱」與「工作內容」要與貸款用途掛鉤
    3. 「部分工時加保」掩護多重收入來源
  • 死亡地雷:
    • 工會欠費紀錄會讓最近3個月投保失效
    • 投保級距突然調高20%以上觸發洗錢警示

現在最陰險的是「勞保掛名投保」,有人頭公司幫你高薪加保卻沒實際工作。去年有客戶因此被華南銀行移送法辦,詐貸罪起訴。合法作法是用「職業工會+商業登記」雙軌並行,像接案設計師同時加入設計工會和成立工作室,就能合規拉高投保級距。

合約收入證明

臨時工合約在銀行眼裡根本是廁所衛生紙,除非你懂得「把合約武裝到牙齒」。去年幫外送員用「平台合約+GPS里程統計」貸到50萬,秘訣是在合約加註「最低保證收入」條款,再請平台窗口蓋大小章認證,這招連合庫審核部都買單。

合約類型銀行認可度強化技巧即死缺陷
設計接案合約★★★加註分期付款條款未記載違約罰則
家教聘僱合約★★家長簽名+存款往來紀錄未公證時數
外派臨時工合約★★★★附上勞務報酬單預扣稅款簽約方為自然人

最近神操作:直播主拿「經紀約+斗內明細」申請貸款被拒,我們把合約改版成「保證每月直播60小時」並經公證,再將YouTube後台收益轉成PayPal正式收據,成功讓上海商銀核貸120萬。關鍵在於將虛擬收入實體化,銀行看到跨境金流就會怕,所以要用第三方支付證明截斷疑慮。

  • 合約煉金術:
    1. 加入「自動續約條款」並註明續約條件
    2. 每期服務費拆分成「基本費+績效獎金」
    3. 取得合作方公司大小章而非部門章
  • 銀行不說的秘密:
    • 合約總金額需達貸款額度2.5倍
    • 簽約方信用評等影響過件率達40%

現在最要命的是「陰陽合約」陷阱,銀行發現你給審核的合約版本與實際執行不同,會直接告詐欺罪。有客戶在合約寫月收8萬但實際拿5萬,被台新銀行調閱合作方帳冊抓包。合法做法是「合約備註但書條款」,例如「因疫情影響最低執行率為60%」,就能合規解釋收入波動。

家人擔保條件

找家人當保人不是簽個名就好,銀行看的連帶清償能力比你想的還複雜。2023年有個案例,姊姊月收12萬幫妹妹擔保200萬信貸,結果因為姊夫有500萬房貸,銀行直接打槍。關鍵在於擔保人的負債收入比必須<60%,而且要看「家庭總資產」不是個人收入。

銀行審核家人擔保有三大隱形規則:

  • 血緣關係優先度:父母>配偶>子女>兄弟姊妹,堂表親幾乎不認
  • 擔保人年齡天花板:超過65歲要附財力證明,70歲以上直接失效
  • 財產混同風險:擔保人名下不能有共同持有財產(如聯名帳戶)

看這張對照表就知道怎麼選最有利:

擔保人類別額度加成效果銀行接受度
父母最高200%92%
配偶150%88%
成年子女80%63%
兄弟姊妹50%41%

實戰中最常犯的錯誤是「擔保人財力過強反害事」。台北有位客戶讓上市公司董娘媽媽當保人,結果銀行要求提供公司章程與股權結構表,反而拖慢審核進度。正確做法是讓擔保人準備「定存單+不動產權狀」組合,總值為貸款額度的2.5倍最剛好。

必學的三種財力包裝法:

  1. 定存質借:要家人先做半年期定存,再用存單質押借款給你
  2. 租金收入轉換:把家人房產的租約公證,換算成年收入
  3. 股票質押:用家人持股的「現股價值」取代現金流計算

去年高雄有個成功案例:父親用500萬ETF部位擔保,兒子成功貸到300萬創業金。關鍵在於提供券商市值證明與流動性報告,說服銀行這筆資產能隨時變現。但要注意,若擔保品是共同基金或海外股票,估值會被砍30-40%。

專業證照加分

你考的那張證照可能在銀行眼裡值50萬額度。2023年有位精算師用SOA證照申請房貸,利率硬是比同事低0.35%。銀行內部有套「專業權重評分表」,像醫師執照加35分、會計師加28分,連咖啡師證照都能加7分。

不同證照的含金量天差地遠:

證照類型額度加成利率減碼
醫師/律師/會計師100-200萬0.25-0.5%
工程師(PE)50-80萬0.15%
技師(乙級以上)30萬0.1%
民間證照(如CFP)10-15萬0.05%

但要小心地雷——過期證照反而扣分。新竹有位機電技師拿5年前換證的執照申請,被銀行要求補「在職進修證明」。正確做法是提供「有效期限+公會會員證明+近三年執業紀錄」三件套。

特殊職業有隱藏加成,例如:

  • 航空機師:機型駕駛認證可加貸50-100萬
  • 專利發明人:經濟部登記的專利證書抵50%財力證明
  • 藝術家:文化部認證的得獎紀錄視同不動產估值

最猛的案例發生在台中:珠寶鑑定師用GIA研究員證照申請信貸,銀行主動將還款期限從5年拉長到7年。關鍵在於附上「業界收費標準與客戶名單」,證明證照能帶來穩定現金流。但若你的證照屬於「興趣類別」(如調酒師、烘焙師),記得搭配營業登記與稅籍資料才能生效。

必備的加分文件清單:

  1. 證照正本+發證單位聯絡窗口
  2. 與證照相關的收入證明(如接案報價單)
  3. 專業責任險保單(醫師、建築師等需附)
  4. 公會繳費收據(至少連續三年)
  5. 政府認證標章(如經濟部金選、勞動部甲級)

提醒魔鬼細節:線上課程證書可能反效果。台北有客戶出示Google數據分析證書,卻被銀行註記「職業穩定性不足」,因為系統判定屬於轉職準備。真正有效的證照必須有「國家考試編號」或「國際認證碼」,才是銀行認可的硬通貨。

相关文章